2026高交会·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2026The 28th China Hi-Tech Fair
时间:2026年11月13-15日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自1999年以来,高交会成功举办27届,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成果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
高交会集成果交易、产品展示、高层论坛、项目招商、合作交流于一体,重点展示节能环保、新一..放的重要窗口,在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促进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科技领域的年度盛事,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于11月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闭幕!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三天累计入场突破45万人次;现场发布新产品新成果5000余项,同期举办重大活动200余场,共促成1023项供需对接和投融资项目签约,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中国科技创新再次燃爆全球!。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搭建全球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与交易的国际化平台。2026年11月13日至15日,第二十八届高交会将继续在中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举办。现诚邀各单位参与本次盛会,共襄科技发展新篇章。
参展范围
1、国之重器、科技巨头产业链
主要展示对国家安全和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与产品;航空航天、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能源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大型工程装备等。
2、国际科技成果、省市科技成果
主要展示国际创新技术与产品、国内重大科技攻关、“一带一路”沿线及延伸国家和地区特色产业展示和资源推广。
3、科研院所高校、产教融合、全国重点实验室及生物技术
主要邀请综合性科研院所、专业性科研机构、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研发中心、政府所属科研单位、国际科研组织在华机构、民营科研机构等。
4、粤科技
主要展示广东省内各市、包括深圳市下辖各区的优势产业创新科技成果、产品。
5、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链
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全产业链,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基础层,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集成应用,元宇宙、VR/AR虚拟现实、3D全息,工业机器人及协作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核心部件,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等。
6、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
主要展示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IC设计、先进封测、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设备制造等。
7、算力与数据产业
集中展示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设计、存储技术、服务器架构及行业应用软件等前沿领域的新成果,搭建国际的算力与数据产业交流平台,深化政企协同创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为全球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8、消费电子
主要展示视听产品、移动及数字技术和配件、汽车多媒体设备、数码影像产品、印刷及打印设备及各类家用电器等。
9、低空经济产业
低空经济展览馆聚焦低空经济与航天领域,重磅打造五大产业链主题展区——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基础设施、综合支持与飞行保障、低空供应链以及无人系统展区,第27届低空经济产业展览会,携500+家国内外展商,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推动低空经济产业迈向规模化应用蓝海。
10、跨境电商
主要展示产业示范区、产业园区、(B2B、B2C、C2C)平台系统,海内外零售电商、进出口贸易公司、跨境软件及技术服务、跨境电商物流、跨境金融支付、跨境科技产品等。
11、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展区聚焦生物制药、细胞治疗、体外诊断、基因技术、医学检验、高端医疗、科学仪器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是粤港澳大湾区一年一度备受举荐的生物产业盛会。
12、高端医疗
高交会高端医疗器械展以“共创,共建数字化未来”为主题,聚焦医院场景应用下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器械等,重点展示计算影像、数字超声、远程医疗、VR手术、智慧医院、大数据医疗、智能中医等领域的新产品、技术及应用,促进产业链生态融合,助推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
13、储能及电池工业
将汇聚众多电池与储能、储能电池与储能系统、新型电池、材料及配件、配套设备、加工设备、回收利用、超级电容器等具有影响力的参展商,完整展示电池与储能全产业链,向业界全面展示国内外行业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果。
14、光储充及充电桩产业
汇聚众多充电解决方案、光储充一体化、先进充电技术、配套设施解决方案、场站运营服务、充换电解决方案等具有影响力的参展商,展示光储充及充电桩全产业链,向业界全面展示国内外行业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果。
15、智慧电力与数字能源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相关产业,全面展示智慧电力与数字能源全产业链的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新服务及解决方案,促进水、风、光、储、氢、输配电、智慧能源等绿色能源生态链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推动电力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6、水务与环境、C³未来建筑大会
主要展示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给排水系统、污泥处理与处置、水务工程服务、仪器仪表与自控系统、净水设备、水处理药剂等。
17、市政工程
主要展示市政照明与亮化,环卫设备与城市管网、市政工程建设材料与园林绿化,建筑固废处理等;BIM产品、工业化部品、智慧工地、智慧运维、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等。
18、轨道交通
主要展示轨道车辆及机车配件、通信信号及信息化、供电电气系统及工务设备、智慧铁路与城轨等。
19、智慧港口
港口信息化、安全设备及机械设备、运输设备、港口服务及数字港航与船舶等。
高交会优势
1、高交会是目前中国规模较大、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2、高交会拥有中国政府的强大支持,由多个国家部委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高交会参观指导。首届高交会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宣布开幕,第十届高交会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为高交会题词。
3、高交会为众多企业带来良好收益。微软、IBM、索尼、高通、三星、惠普、西门子、东芝、甲骨文、LG、日立、松下等60多家跨国公司先后多次参展,腾讯、华为、金蝶、科大讯飞、大族激光、同洲电子等一大批优秀中国民营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
4、高交会是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每届展会有近200家海内外媒体的约1500多名记者参与报道。不仅包括中国媒体,也有来自海外的主流平面媒体及众多网络专业媒体。
5、高交会有强大的推广手段。承办单位专门制订的专项推广计划,新闻发布会、信函直邮和邮件直邮;充分利用多年来与海内外媒体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让海内外企业和客户全面了解高交会。
6、高交会有优质的专业观众群体。一直受到海内外专业人士的热捧,每年的参观人数超过50万人次。
宣传推广
国内媒体宣传矩阵
中央级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等;
国家级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环球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等;
财经媒体:经济参考报、参考消息、中国经营网、中国金融信息网、中国经济新闻网等;
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等;
门户网站:新浪新闻、腾讯新闻、搜狐新闻、凤凰新闻等
行业媒体:中国制造网、中国工控网、中国工业信息网、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机械报、中国制造业、中国机械工程、钛媒体、36氪等;
地方媒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发布、南方周末、第一现场、深圳新闻网等;
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抖音、百度搜索、360搜索、今日头条、百家号、网易号、一点资讯等;
海外媒体宣传矩阵
发稿覆盖130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2个语种,包括英语、阿拉伯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荷兰语、葡萄牙语、繁体中文、简体中文。
往届参展企业
在往届参展企业中,央国企数量众多,包括中国船舶、中国通号、中国华录、国家能源、中国广核、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电子、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集团也积极参与,如西门子、施耐德、英特尔、拜耳、英飞凌、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浪潮等;上市公司1000余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达2000余家;民营企业占比达到75%以上。彰显了高交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平台站位,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通过在高交会现场进行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与合作,进一步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向广度与深度进军。
观众邀约
通过完善细化观众组织工作,启动全球买家推广计划,制定核心买家一对一邀约方案,高度匹配对接参展商与采购商供采需求,组织17大产业采购商大会,邀请40万人次观众(其中60%省外观众,5%国际观众),1000个全球采购团、省市采购团现场对接。在国内采购商方面,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广东、山东、江西等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采购商积极参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南方电网、中集集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子、长虹电子、格力电器、华大基因、华为、腾讯、字节跳动、小鹏汽车、创维集团、中铁集团等企业参观采购。比亚迪汽车工业项目经理、采购经理及高级工程师及小米、美的、格力等采购团总监、高工、项目经理、采购经理均带队百人参加高交会。其中富士康集团副总、项目总监及采购经理带领300余人的团队赴高交会寻求商机。







